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
  •   别再让厌学症骚扰孩子了,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呢?可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1_20200108163657.jpg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2_20200108163718.jpg

    4.厌学危害大吗?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厌学的行为。厌学的专业称谓“学习动力障碍”,是由于孩子没有需求、动机错误、对学习不感兴趣,使得孩子在学习上信念错误,动摇和歪曲。那么厌学对儿童身发展的具体危害影响如下:
    1、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形成恶性循环
    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儿童青少年,缺乏学习的兴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更会因此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就会更加讨厌学习。
    2、影响人际关系
    厌学儿童学习成绩不好,难免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学校中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会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贴标签,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到一起。从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弃,索性和与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报复心理,会出现叛逆、搞恶作剧、欺负弱小同学等行为,严重影响其正常人际交往。
    3、危害自信、自尊
    厌学儿童通常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而是缺乏学习的自信,不良的学习成绩更加使他们丧失信心。严重者会因此而退学,但是厌学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远不只如此。学习上的受挫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成年后,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爱情、人际关系方面更会因此而受挫。
    4、专家介绍,很多家长因为学习孩子学习成绩长期不好前来就诊,但是没有意识到厌学不仅是一个学习问题,在厌学的背后影藏的或许是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或许是一影响孩子一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最好找心理专家及时调整。
    5、儿童厌学怎么发现
    厌学现象在儿童青少年期非常普遍, 洪宝瑟指出,针对厌学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要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儿童青少年厌学的分类诊断。

    3_20200108163728.jpg

    一、儿童青少年厌学反应的诊断意识层面可分为:意志性厌学反应和非意志性厌学反应。
    1、非意志性厌学反应
    所谓非意志行为即潜意识行为,一般是指一个人本意不想如此,却身不由已、心不由已地表现出来的行为。拿厌学行为来说,本人在认识上、观念上没有厌学的思想,却由于一种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导致其表现出厌学行为,即非意志性厌学行为。此类厌学学生在思想上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当前努力学习与自己未来前途、命运等方面的关系,有的甚至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2、意志性厌学现象偶尔也可能见到。意志性厌学行为指的是由于受本人存在错误的思想、认识或与学习活动相对立的目标等原因而导致的厌学、弃学或其它抗拒学习的行为。

    4_20200108163738.jpg

    二、根据厌学情绪反应出现情境可以将儿童青少年厌学的诊断分为心理疲劳性厌学和过敏性厌学两种。
    心理疲劳性厌学一般表现不强烈,只是弥漫性在希望暂时改变一下生活环境,从日复一日的单调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轻松一下。
    过敏性的厌学行为是一种在学习情境刺激下产生的下意识的较强烈痛苦的情绪反应行为。所谓过敏性情绪反应,一是说它的反应强度是一种严重夸大了的痛苦反应。有过敏性厌学的学生的对上学、接触老师、提问、父母唠叨等等,常常是过敏的。许多气氛融融的家庭关系,感情融融的父子或母女关系的恶化,常常都与孩子的这种过敏反应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因此,说起条件性厌学情绪反应行为的情绪反应,不仅仅引发厌学行为,在一定刺激下还容易引发其它行不理智行为。


    三、根据厌学反应的泛化程度还可以将儿童青少年厌学的诊断分为学科性厌学反应与学习活动性厌学反应。
    学科性厌学是指学习者只对某特定学科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及用具等产生条件性厌烦情绪反应的现象。学科性厌学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偶然刺激导致消极情绪反射形成的。例如师生感情冲突、课堂情绪挫折、考试严重失利等刺激,都可能导致其对该学科的课堂学习、作业练习等厌烦反应,严重者连听到这个学科的名称都心情烦躁。而这类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并没有厌烦反应。这种单纯性的个别学科厌学行为反应,一般比较容易在临床辅导过程中迅速见效。
    学习活动性厌学者不是单单对某一个或少数学科有厌烦情绪反应,而是对所有的功课学习活动都有厌烦反应。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对非学习性的其它非学习性活动表现出偏好、热心或迷恋。



为您推荐